這是教材用文章,沒興趣的可以跳過
誠如先前講過的,想要快速掌握相機的各項功能與效果,最快的其實就是從拍夜景開始,光圈快門感光度這三大相機三元素之間的變化與配合,都可以藉由夜景的拍攝來快速建立觀念
拍夜景最基本的不外乎就是切到全手動模式,很多人摸了一輩子相機,可能M模式都沒去使用過,這裡就不贅述M模式有多神多強多偉大,我們單就M模式下拍攝夜景來做教學
怎樣拍才會有好的夜景照?當然就是曝光正確囉~
你眼睛看到的夜景,相機都有辦法拍出來,端看你如何調整而已
數位相機最大的敵人就是噪訊,感光度越高雜訊就越嚴重,會使用感光度高的環境不外乎就是夜景與室內微光環境,相機開高感光度固然可以拍下當時的情景,但是雜訊卻破壞了畫面的清晰度,所以,我們拍夜景時都會使用低的感光度來拍攝,因次相機設定第一步驟就是把感光度調低,通常是100~200左右,當然如果有64那當然更好不過,底片的話還有50甚至25的超低感光度。
有了低感光度確保照片的雜訊不至於過多後,剩下就是光圈與快門的組合搭配了。 我想上過那麼多次課應該多少都有印象光圈與快門之間揪竟有什麼樣的糾葛。
以下用三張照片來解說光圈與快門兩人之間斬不斷理還亂的愛恨情仇
F8 20秒 這是一張曝光沒有偏差太多的夜景照,為什麼說沒有偏差呢? 所謂的正確不見得是以下這張照片所呈現的感覺,但是相機的自動測光告訴我們使用這組參數可以拍出曝光平衡沒有偏差的照片
但是當我把F8開大到F2.8之後,同樣20秒的快門下去拍,瞬間就變成過曝的照片了,整個亮部的細節都不見了,當然相對的草皮上的一切都被拍出來了
相反過來,光圈F8恆定不動,把快門調快到5秒鐘,此時進光量就被減少很多很多了,所以照片能呈現的就只剩下燈光的部份,我們只能勉強看出這是勤美誠品,這樣的夜景照基本上就是失敗了
其實有口訣,但是我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興趣記
光圈大,進光量大,快門慢進光量也大
光圈小,進光量小,快門快進光量也小
這兩句應該很多人都有聽過,但是到底是怎樣個進光量變化法,就從上面三張圖的變化就可以印證了。
看到這裡算是把基礎的夜景講完了,再來就是星芒與線條粗細的掌控
光圈的硬體結構是由好幾片金屬葉片組成的,隨著組成的方式不同,產生的星芒形狀也不同
這次使用P7000來拍攝教材,所以星芒是呈現六芒星,如果是使用單眼鏡頭,就會出現12芒星甚至18芒星,原因前述
光圈大小的不同,會影響星芒漂亮的程度,已這張照片左上方的紅綠燈為例,此張照片使用F5.6拍攝,所以星芒就沒有如上一張圖F8時所呈現的效果那麼漂亮
除了星芒的變化外,光圈大小還可以控制車燈線條的粗細,當然這個不能單獨控制,只要你光圈一縮小,相對的車尾燈線條就變細了。 已單眼來說,通常拍夜景我會建議大家使用F10~F13左右即可,太小太大效果都不太好。
腦袋還有空間吸收嗎? 那我在繼續講下去 XD
回想一下一開始NATA說得光圈與快門的搭配,還有進階一點的光圈大小的控制,不知道你們有沒有想到一個問題?
如果我光圈想要小一級,可是又想要曝光正確的照片怎麼辦?
當你有這個思考的時候表示你已經開始掌握相機的運作原理了。我想到此打住吧,先讓你們實際去拍感受到了之後我再進一步去解釋該怎麼辦。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