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啦! 從盒子裡拿出來的部份我們跳過...01已經開到爛了,去這邊看就好
以下為 D90 的技術規格-
- 有效像素: 1,230 萬像素,
影像感測器 Nikon DX 格式 (23.6 x 15.8 mm) CMOS 感應器 - 影像尺寸(像素):
4,288 x 2,848 [L], 3,216 x 2,136 [M], 2,144 x 1,424 [S]; - 數位短片:1280 x 720 / 24fps, 640 x 424 / 24fps, 320 x 216 / 24fps
- 感光度 ISO 200 至 3200,以 1/3 EV 調校;
ISO 200以下時,感光度以約 0.3、0.7 或 1 EV (ISO 100相當值)作定級調整;高於ISO3200 時,感光度以約0.3、0.7或 1 EV(ISO 6400 相當值)作定級調整。 - 文件格式 NEF; JPEG; 影片以AVI儲存
- 儲存媒體 SD / SDHC
- 拍攝模式
1)單張拍攝 2)低速連拍 3)高速連拍 4)自拍 5)延時遙控 6)快速響應 7)數位短片 - 白平衡
自動(具有主影像感測器和 420 區 RGB 感測器的 TTL 白平衡);
帶有微調的12 種手動模式;色溫設定;
預設手動白平衡;白平衡包圍 - 液晶顯示器 3英寸、約92 萬畫像素(VGA)、 170° 視角的低溫多晶矽 TFT LCD 顯示螢幕
- 界面 USB 2.0 (高速): Mass Storage和 MTP/PTP, GP-1 ( GPS 用 )
- 取景器覆蓋畫面範圍/放大率 ,約 96%/ 約0.94倍
- 自動對焦
Nikon Multi-CAM 1000 自動對焦模組具備 TTL 相位偵測,
11 個對焦點(包括 1 個十字型感測器)和自動對焦輔助照明燈(範圍約為 0.5-3 m) - 對焦模式
1)自動對焦(AF): 單次伺服AF(AF-S); 連續伺服AF(AF-C); 自動伺服AF(AF-A),
2) 手動對焦(M) 可從11種對焦點選擇 - 測光模式
1) 矩陣測光: 3D 彩色矩陣測光 II (G型和D型鏡頭); 彩色矩陣測光 II (其他 CPU 鏡頭)
2) 中央重點測光: 約 75% 的比重分布於畫面中央
3) 點測光:集中在以對焦點為中心的 3.5mm 直徑中(約為畫面的 2%) - 快門 1/4,000 - 30 秒範圍 (以 1/3 或 1/2 EV 調校,B快門
- 同步連接 X = 1/200 秒;在 1/200 秒或以下速度時,與快門保持同步
- 支援 GPS 套件 GP-1(另購)
- 電源 使用 EN-EL3e 鋰離子充電電池, 跟 D80, D300 相同, 可以拍攝約 1000張
- 體積 約 132 x 103 x 77mm
- 重量 (不含電池) 約 620g
Nata就簡單分享一下外觀照跟ISO測試吧!
Kit鏡 18-1015VR 塑膠屁屁,沒有對焦尺,但是好像可以全時手動,雖然對焦切換上只有寫 A/M 不過再實際對焦時,沒有感覺到對焦還有在轉動,然後已經裝上MB-D80垂直手把,整台氣勢就威了
3吋螢幕配92萬畫素,十字鍵的柔軟度與操控性也是一流,比起D80順暢很多
換上50mm F1.8讓重心後移!
最重點就是可以使用Live View啦! 對焦真的頗慢,應該是跟DC一樣使用對比式對焦,對焦完成會出現綠框,失敗會變紅框
要拍攝的話只要快門完全按下即可,要錄影只要按一下ok鍵,想要調整曝光補償,可以縮小檢視/網格鈕按著,配合十字鍵即可調整
幾乎跟D80一模一樣的外觀,內裡卻是差了一個世代的科技結晶
大家都知道D90是塞了顆D300用的CMOS進來,所以對於D90得高ISO表現一定也是非常的好奇,所以NATA就實測一下給大家看看
以下的圖都是"高ISO NR off" & "長時間曝光NR off" RAW格式拍攝使用View NX轉出JPG並縮圖到800*531大小
ISO200
ISO400
ISO640
ISO800
ISO1000
ISO1600
ISO2000
ISO2500
ISO3200
ISO H0.3 (3200增級0.3 EV)
ISO H1.0 (ISO3200 增級1EV等同於ISO6400)
我想看到ISO3200時(甚至過800時)很多人會想哭吧,這....這什麼怪物CMOS,為什麼可以這麼乾淨 ISO6400那些紅綠雜點為什麼我的相機ISO400甚至800就看到了啊
不要說別人了,NATA自己的D80到了ISO1000也是差不多了,ISO1600根本不敢用...更遑論之後的H0.3 0.7 1.0了
另外D90最噱頭的就是那世界初可攝錄單眼的頭銜了,至於錄影時,無法全時AF,但之前NATA在D90消息披露時已經有講過,很多高檔的可換鏡頭錄影機,也不見得有AF,都是靠錄影師自己手動對焦(MF),所以D90設計成MF錄影,NATA並不覺得意外。另外就是雖然只能MF,但是光圈還是有持續做動的,快門反應也會像DC在預覽時,遇到光亮處會變暗,遇到暗處會變亮,以下的影片都有測試到,大家可以看看錄影時的實際效果 我只能說,真的很噱頭,但是還真的是不錯用,可惜Sensor太敏感,所以輕微的振動都會全都錄
今天已經拿的夠穩了,還是感覺像在發抖一樣在錄影 另外就是,D90的LV有被閹割,
D300 LV有兩個mode
手持mode: 降反光鏡AF 使用AF sensor 速度較快
三腳架mode: 不降反光鏡 使用對比式AF 速度較慢
D90只有三腳架M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