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當時,因為還在學校社團,有器材可以借用的關係,曾經一口氣借了兩隻SB-800並且配上自己的SB-800玩了個三燈離閃的奢華炫耀文

 

後來把閃燈還回去後,因為入手D5000的關係,必須有離機閃的裝備,所以敗了SU-800以及SB-R200,當時預算實在是不夠,所以只好一個一個買,早知道就一口氣存多一點上R1C1近攝燈組,就沒後續這麼多紛紛擾擾了 XD

 

到了今天,R1C1的80%還是被我湊齊了  實在是繞了一大圈冤枉路啊!

 DC_084.JPG

 

馬上開始測試三顆燈打起來的效果會是如何 , 多了一顆燈,就多了一個變數,本來用一顆燈的時候就給它TTL傻傻的亂打就好,上到兩顆燈時就要分AB組來各自控光出力

DC_085.JPG

 

  結果現在用上三顆燈,不但一定要使用SU-800來控制三組燈,甚至不能使用傻瓜TTL模式,必須自行決定出力而改採M模式來調整光量了

DC_086.JPG

 

 還好,想要的結果都還算有呈現出來,下次可能還是要換白色或灰色漸層的背景布才有辦法提昇質感了

DC_087.JPG

 

 

 

 基本上原本左上角空缺的燈光現在算是補齊了

DC_088.JPG

 

 

 

 

DC_089.JPG

 

 

換P7000拍,但是P7000僅支援一組控光,就只能把三顆燈都使用TTL並且減弱出力,這樣的作品感覺起來就是純粹把每個角度都補到光而已,成品的深度還是不夠 

DC_090.JPG

 

 

 

 

DC_091.JPG

 

 

 最後還是請出D7000+60 Micro微距鏡,東西才稍稍微能看一些 

DC_092.JPG

 

 

 每次都會被拿來當做測試拍照用的主角:獨角獸鋼彈,原因很簡單,內部的透明框架必須要很有技巧性的打光讓他"亮"起來 

DC_094.JPG

 

有了三顆燈之後,果然要讓骨架亮起來就真的方便很多了

DC_095.JPG

 

DC_093.JPG

 

一樣是三顆燈拍車模,正面的SB-800降低出力到最小,左上角的燈出力中等,右上角的燈出力最高

DC_096.JPG

 

大概是這個樣子,F36這個小的光圈是因為60微鏡頭特性,不開這麼小,景深就是容易太淺

DC_097.JPG

 

大概就是這樣的光線角度

DC_098.JPG 

 

對照一下上圖SU-800的出力控制數據,比對一下車頭、右邊以及左邊的打光效果,應該可以感覺的出來,不同的出力會有怎樣的效果了,所謂的漸層....就是這麼一回事,比起只用一盞燈補光,被設體的立體感會更加突出 

DC_099.JPG  

 

 

最後....我看我真的該搞一個攝影台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A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