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了幾天16-85,只能說敗下來是對的,不管是色彩表現,防震表現都能給予極高的評價。 當天買來無法做廣角的視角差異測試,終於到週末可以好好測試了

 

當然比較的鏡頭還是另外兩隻18-70與18-200

 

首先就看18(16)端的表現,到底16比18多了2mm,可以多拍入多少東西

 

相機設定:D5000 鮮豔模式 F8 ISO200 光圈先決模式

左圖為18-200 中圖為16-85 右圖為18-70  可以很明顯看出16mm端多拍入了許多東西,而在色澤的表現上,16-85的色調比起18-200與18-70都要濃郁的多

teset1.jpg   

 

再來看看三隻鏡頭在最遠端的表現

 

首先是16-85mm

85端的景深已經有非常漂亮的散景,車頭燈上的亮圈也是近乎呈現圓形,最重點就是色彩非常非常的濃郁,這種重口味應該很多人會愛

DSC_8028.JPG

 

再來是18-200的200mm端,當然已變焦倍率來說18-200還是王者

DSC_8030.JPG

 

推到接近85端看散景表現,很明顯的就輸給16-85了

DSC_8031.JPG

 

 

最後就是18-70的70mm端,相比之下,18-70的鏡頭不但色調清淡,散景也不足,除了對焦速度快之外,跟另外兩隻鏡頭比起來也沒有多餘的優點了

DSC_8033.JPG 

鏡頭的比較有很多種比較方式,nata的比較方式可能也不是很專業的比較,銳利度、解像力等等東西我也沒有詳細測試,僅以平常生活會用到的方式當做測試環境,且銳利度與解像力這些東西對於有60微的NATA來說,根本是無需多花時間的測試....

 

對於想要買16-85,手邊有著標準鏡正在猶豫不決的人給以下建議:

 

NATA也是掙扎、猶豫了好久,到底要不要多花一萬多來買這隻鏡頭,有無投資的必要?

現在買了之後只有一個答案:真的有價值

 

到底16-85的實用性如何?

當然無法和18-200相比,但是如果沒有足夠的預算上18-200或是已經有70-300,對於18-200的重複焦段頭痛的人,甚至對於18-200的重量無法負荷的人來說,18-70或許是之前的好選擇,但是現在有了16-85就是全新的一種選擇了。 有了防震功能,最大光圈也控制在不超過F5.6的情況下,配合現在D5000 D90 D300這些新機種的可用高iso,會是個非常好的選擇。

 

最後附上16-85裝上偏光鏡之後,最恐怖的色調表現能力 D5000+16-85裝CPL環形偏光鏡,鮮豔模式 ISO200 順光拍,直出無後製

DSC_8019.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A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